通知书上并没有写专业,似乎是准备入学后再选择。
此时,看到鲜红的录取通知书,李琴当场泪流满面。
“孩子他爹,你看见了吗?我们的儿子被华清大学录取了!”
“妈妈,别哭!别哭!”
陆皓拉了拉李琴的衣角,轻声宽慰道。
闻言,李琴蹲下身来,一把抱住自己的儿子,久久不愿放手。
俗话说:母凭子贵。
在这个贫穷的时代,没有文化,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李琴,终于凭借自己的儿子,熬出头了。
以后陈家再也不会过苦日子了。
一定不会!
“安安,娘这一辈子就全靠你了!你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,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做贡献,知道吗?”
啥?四个现代化?
对于这个时代的口号,陆皓很无语。
但母亲的心,陆皓却可以理解。
“知道了,妈妈!我以后会努力学习的!”陆皓点点头,顺着母亲的心愿说道。
听到这话,李琴很高兴。
这时,省府领导们得到消息,纷纷跑过来祝贺。
当夜。
省广播台、省电视台同时播报了“陆皓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”的消息。
全省民众都非常高兴,每个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。
那是骄傲、自豪的欢笑。
作为苏省的神童,家乡出了名牌大学生,谁不为之高兴呢?
苏市一中甚至派人给李琴母子送来了锦旗,祝贺小陆皓被华清大学录取。
而曾经认识李琴的“扫地同事”,还托人送来了一篮鸡蛋。
这在八十年代,这可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。
收到这些东西,李琴特意让儿子写信,感谢苏市一中的师生与曾经的“同事”。
不仅如此,李琴还从省府发给儿子的“奖金”里,拿出一些钱,买了不少糖果,托邮递员送回老家……
苏市一中就是李琴母子的老家。
没有苏市一中安排的扫地工作,李琴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养活儿子。
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!
十天后。
苏省城。应天火车站。
省府领导们都来了,来送李琴母子。
今天,他们将乘坐火车去首都上学。
同行的有:赵总督,李秘书,王中尉七人。
赵总督与李秘书是去中央述职的。
缘于苏省的教育事业成绩“显著”,中央领导决定亲自见一见赵总督,听一听他的工作汇报。
至于王中尉七人,则是负责保护李琴母子的。
“小神童,去了华清大学后,一定要努力读书,争取未来成为我们夏国的大科学家。”省教化部部长慈祥地说道。
“小陆皓,在大学里可不许调皮哈,要将学习放在第一位。知道吗?”省文华部领导板着脸说道。
“李琴,以后如果你们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,就给省府写信。苏省永远是你们的家,省府就是你们的家人。”省宣传部的大领导如是说道。
……
听到这些话,李琴母子双双点头。
“谢谢领导们的关心!我一定会好好看着安安,让他努力读书!”
“嗯,好了!那你们就上车吧!”
“好的,领导!”
李琴带着自己的儿子,登上火车……
随后,赵总督也将自己离开后的工作,交待完毕,跟着上车。
汽笛鸣响!
火车启动,载着陆皓驶出车站,驶向北方……
那里是整个夏国的政治中心、经济中心。
此时此刻,无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。
那是一位超越时代、超越世界的超级科学家,即将登上世界舞台。
首都,我来了!
世界,我来了!
……
华清大学。教职工区域。
一栋栋小楼耸立在绿茵之中,虽然建筑简单,却富有时代的美丽。
在这些小楼的最南边,许多工人正在忙碌。
阳光下,工人们挥洒着汗水,将一块块砖头,整整齐齐地镶嵌在地基上……
今天是8月25号。
距离华清大学新生报名的时间,只剩最后一天。
许多同学早早来到校园,聚集在这里,观看工人们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