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妈呀,这岂不是神童吗?而且还是史无前例的神童!
程立明既惊又喜。
惊的是:这件事太重大了。
喜的是:如果此事是真的,那么郭建民可就立大功了,而自己这个直属上级,也将收获一份满满的政绩。
不为其他,只因为:这是一个极度追捧神童的时代。
1978年,夏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。
一个名叫“谢彦波”的少年,本应该在上小学,可他却跳过了初中,高中,通过高考直接进入大学。
此事引发全国轰动,夏国科技大学专门成立一个特殊少年班,特招这位天才神童入学。
学费全免,包吃包住,一切杂费全部报销……
可想而知,国家对“神童”的看重。
更甚至,此少年还受到了国家高层的接见。
此场景登上了当年的CCTV电视台。
那一年,谢彦波刚好十一岁。
而现在这个电报中的孩子呢?
才仅仅五岁!
五岁啊!
“快,快派人去车站接他们!”程立明大吼道。
保卫人员一头雾水:“接谁啊?”
“呃……”
程立明这才反应过来,自己有些着急了。随即将自己的秘书叫进来,细致讲诉了一遍情况,让其去接人。
秘书点头应下,随即带着局里的保卫人员快速离去……
当两人离开后,程立明也不办公了。
他也紧急出门,骑着凤凰牌自行车,赶往应天大学……
程立明去大学做什么?
很明显,是去“借人”啊!
“老张,你们学校有懂英文的老师吗?”
“有,怎么了?”
“借我用一用,我们找到一个神童,才五岁就能读懂《欧洲工业简史》英文版。”
“什么?”校长骇然大惊。
“对了!不仅要借我一位英语老师,还要借我数学老师、化学老师、物理老师……最好各学科的老师,都来一个!”程立明局长狮子大开口地说道。
面对如此言语,张校长却没有半点生气的念头,反而非常感兴趣。
“神童?真的才五岁吗?”
“当然!我的特派员亲自发来的紧急电报!”
“如果真是如此,那他可立大功了。程局,我答应了,全部都借给你!不过,我也要去看看!”
“没问题,一起来!”
80年代,苏省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,只有国道。
为此,郭建民等人从苏市到省府应天市,整整花了六个小时,直到下午四点,才终于来到省教化局。
桑塔纳停下,车门打开。
直到这一刻,郭建民才发现:教化局大门前站满了许许多多的“大人物”。
不仅程局长来了,而且应天大学的校长也在,甚至连主管教育的知府(市级最高官员),也带着秘书来了。
至于本机关的各科实权干部,更是没有一个落下。
人员之多,几乎达到了二十余人。
看到这一幕,郭建民连忙下车,诚惶诚恐地跑过去:“见过刘知府,见过程局!”
“建民,这次你做的很好!我省的教育事业,就需要你这样认真负责的同志。”知府大人开口鼓励道。
闻言,郭建民非常激动。
“谢谢您的教导,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。”
“很好!”
刘知府点点头,随后看向桑塔纳轿车。
透过车窗,他看见了一对母子,两人都面黄肌瘦,衣着朴素。
尤其是那个孩子,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。
看到这一幕,刘知府心生怜悯,连忙走了过去。
众人快步跟上。
“李琴同志,快下车!”郭建民将车门打开,“这位是我市的刘知府。”